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73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216篇
教育   4326篇
科学研究   1011篇
各国文化   16篇
体育   1221篇
综合类   715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9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225篇
  2019年   163篇
  2018年   188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433篇
  2013年   612篇
  2012年   574篇
  2011年   600篇
  2010年   483篇
  2009年   458篇
  2008年   510篇
  2007年   541篇
  2006年   515篇
  2005年   432篇
  2004年   383篇
  2003年   352篇
  2002年   308篇
  2001年   218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During the interwar period, a number of organisations started to look into education as part of an attempt to understand how nationalism was fuelled through education and to what extent it had forced the outbreak of the Great War. In response to nationalism and a perceived need for reformation of national narratives, the school subjects of history and geography became the primary suspects as advocates of chauvinism and militarism. In 1919, associations for the promotion of understanding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Scandinavian countries – the Norden Associations [föreningarna Norden] – began investigating history textbooks. This revision of textbooks was expanded in the 1930s to explore, assess, and develop the entire teaching of history in the Nordic countries. The Norden Associations converged on many levels with the disparate international movements for educational change.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Norden Associations as part of a process of hegemonic isomorphism in which cultural hegemony set the institutional boundaries within which the organisations could work in order to attain legitimacy. The article demonstrates how an organisation with a specific political agenda, and with only limited international objectives came to be – not only a part of – but, to some extent, an organisational role model for loftier efforts aimed at global and cosmopolitan history teachings.  相似文献   
102.
在从"摇椅上的人类学家"到"走向田野的人类学家"的研究范式转换过程中,科学民族志写作方式的建立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而对民族志科学性争论却也伴随而生。以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为基础,分析民族志对"田野"的塑造过程,认为民族志反映的只能是田野调查地文化的一个侧面,并不是其所声称的"文化再现"。  相似文献   
103.
为了对遮挡情况下的运动车辆进行跟踪,提出一种基于分块的车辆跟踪算法。该算法将目标车辆以可重叠的方式划分为若干大小一致的子块。在分块的基础上估计所有子块的运动矢量,检测噪声运动矢量并进行调整,以减少运动矢量估计的误差,然后对子块进行移位以实现车辆跟踪。为了处理车辆间的遮挡现象建立了马尔可夫随机场描述子块之间的关系,利用欧氏距离定义块的邻域,并基于块的直方图构建能量函数,最后利用模拟退火法对能量函数进行优化,以对遮挡区域进行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对遮挡车辆进行准确跟踪。  相似文献   
104.
语义场的理论雏形已见于洪堡特,索绪尔找到的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是其理论的直接来源。20世纪30年代,特里尔建立了语义场模型,其思路是把词汇看作一个由诸场拼接组合的整体,其理论基础是封闭系统观,视系统内部结构关系为线性关系,使诸场之间缺乏有机关联,不符合系统的特性,由此导致词汇系统研究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05.
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教育体育专业田径普修课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和拓宽教学时空应加强开发互联网资源,发挥理论指导实践及两者相互渗透应制作田径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参与主动性应使用视频图像技术记录和分析学生技能表现,实现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应充分利用计算机管理优势。  相似文献   
106.
随着社会的发展,远程教育在建设全民学习型社会过程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从整体上认清我国远程教育发展演进的理论体系、研究热点、研究前沿显得格外必要。使用知识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CSSCI数据库中与远程教育主题相关的数据进行量化统计,通过绘制共引网络图谱,明晰我国远程教育基本理论的演进历程和核心文献,并根据主题词的共现及时序分布,探索了中国远程教育的研究热点以及研究的趋势,找出对突现术语的辨别并深入分析了中国远程教育研究前沿领域。  相似文献   
107.
通过对澳大利亚卓越研究评价2010年、2012年评价实践和2015年实施方案的分析,发现卓越研究评价在既定宗旨的规制下,已形成较为稳定的评价方法和运行机制,其中包括以学科及相应参评基准为依据划分评价单元、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指标及指标选取原则、依据学科类型特点采用同行评议与引文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与国际接轨的评价结果等级标准、半官方背景的第三方评价组织机构、详细的参评资料收集与提交规定、开放多元的评价专家遴选方式与规范透明的同行评议流程等。澳大利亚卓越研究评价对我国当前深化高校科技评价改革具有多方面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8.
通过系统梳理文献构建中国学术职业资历惩罚(NRS)的基础假设,采用针对中国11所研究型大学的学术职业调查数据库,以教师流动特征作为NRS解释的关键变量,对流动次数、流动类型两类流动特征变量与NRS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客观存在NRS现象,中国大学教师资历与流动的关系、资历与收入的关系也与西方假设相一致。随着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学术职业中NRS现象会继续加大,大学应科学分析NRS现象利弊,通过促进和规范教师流动有效引导学术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9.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丰裕的财政经费支持。美国AAU核心研究型大学自成立之日起就将筹资视为事关大学发展的战略任务,开展各种形式的筹资活动,并形成了独特的筹资文化。美国AAU核心研究型大学的筹资策略主要有:以知识理性为前提,坚守大学筹资伦理;设立专业的筹资机构,大力开发校友资源;招募专业的筹资队伍,提高大学筹资效率;建立完善的筹资制度,提高资金使用透明度。这些成功的筹资策略为我国研究型大学筹集办学资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0.
电力系统中的高压设备是变电站安全运转的重要因素,温度过高等故障会严重危害变电站及高压设备的正常运行。对在线式全视场红外测温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光机式高速红外测温扫描仪并结合分析软件,分析高压设备的实时图像,实现了对高压设备表面温度进行精确的定位和检测,从而提高巡检人员的工作效率,预防高压设备的损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